仲景之法,又何堪如此挠乱哉?然湿自内发,与外感不同。
按《热病论》云∶“太阴脉布胃中,络于嗌,故腹满而嗌干。要知小建中是桂枝汤倍加芍药以平木加饴糖以缓急,为厥阴驱邪发表、和中止痛之神剂也。
故汗出解后,胃中不和而下利者,不称阳明病。 此从风池而入,不上干于脑,而下行于背,故头不痛而项背强也。
此条是少阴阳明并病,而脉症俱是少阴。服汤后反无汗,是卫分之邪汗已尽,但谷气未充,精气未敷于营分耳。
浮、沉是脉体,大、弱是脉势,滑、涩是脉气,动、弦是脉形,迟、数是脉息,不得概以脉象视之也。紧又与数相似,紧见于法象,数见于至数。
水一盏,煎八分,温服。且能藏者不能变,何以时换而变其所藏乎?